查看原文
其他

你与情感的关系怎样?

俞林鑫 俞林鑫心理工作室 2022-11-03

心理咨询师经常会询问来访者的感受,刚接触心理咨询的来访者可能会有些不太习惯。那么,为什么心理咨询那么注重于感受的觉察?


情感是人真实的部分,而由于文化的或家庭的影响,人与情感之间的距离变得远了,无法被体验与表达的情感,往往是心身症状形成的重要原因。通过情感的探索,重新的拉近与感受的距离,困扰的症状就能逐渐缓解,幸福感也能提升,这是心理咨询起效的原理之一。

 

情绪、情感是人重要的部分,它跟内心需要的满足情况息息相关。当需要满足时,人体验到积极的情感,当需要受挫时,人体验到消极的情感。因此,我们可以通过对情绪的觉察去认识自己那些未被满足的需要。

 

一个人格成熟的人,能够体验丰富的情感,他与内心需要的关系很和谐;而一个人格不成熟的人,只能体验笼统的情感,或者对某些情感的体验受阻,这意味着他与自身的需要之间较远的距离,甚至迷失了真实的自我。


为了看看你的情感丰富性如何,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。假设你意外发现伴侣出轨了,此时的你会体验到哪些情感……(暂停三分钟)如果你能够写出十种以上的情感,那意味着你的情感很丰富,如果你只能写出五种以下的情感,那么也许你的情感体验是受限的(仅供参考)。

 


当人面临苛刻的环境时,屏蔽自身的感受是需要的。比如,正处于战斗中的战士,必须屏蔽对于死亡的恐惧,以及对于攻击的内疚,否则,他将无法将子弹射向一个活生生的同类。对于一些很少有机会体验到亲密感的人,也许他们要屏蔽对于亲密需要的觉察,以此来避免失落。


情感体验受阻是生活中常见的情况,因为文化往往以不去体验某些脆弱情感为荣,并赋予更高的价值。越是处于苛刻环境中的文化,越会强调这一点。

 

一位由于矿难被深埋井下十余天的矿工,后来奇迹生还,某电视节目把他请了过来作为嘉宾。访谈中问起被困井下的感受,矿工说他一点也不害怕,而且强调说以前也从未体验过紧张的感觉。这个回答不免让主持人,以及下面的观众感到惊讶与佩服,大家纷纷为他鼓掌。也许每个人都曾渴望自己能够处变不惊,这位矿工的淡定无疑是符合这样的理想形象,问题是:他是真的没有紧张吗?

 

情绪包括生理反应和主观体验,没有紧张与没有体验到紧张,并非同一回事,前者是真的没有紧张的反应,包括生理反应与主观体验,后者只是一种情感隔离:有紧张的生理反应,却没有体验到紧张。通过一种心理上的压抑机制,把紧张的体验给屏蔽了。


出于职业敏感性,我猜测这位矿工只是习惯性地隔离了自己的紧张体验,并非真的不紧张。如果当时有一架测量血压与心跳的设备,也许能发现他的血压升高了,心跳加快了,这些都是紧张的生理反应。如果我的猜测是正确的,那么这位矿工远离了自己的情感,形成了自欺欺人的态度。

 

心理学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情感的反应与情感体验隔离的现象。有一个研究发现,让一个情绪压抑者上台说一段令他尴尬的往事,他会说一点也不紧张,但生理反应的测量结果表明他有血压和心率的变化。当要求被试回忆自己的一次愤怒经历时,情感压抑者只记得自己的愤怒,而非压抑者除了记得自己的愤怒以外,还记得自己的羞愧、厌恶等消极情绪。面孔识别的研究表明,当非压抑者在观看悲伤的人脸时,同时还会看到愤怒和恐惧的成分,而情感压抑者往往只能看到悲伤。

 

研究者对此的解释是:情感压抑者的记忆联想网络比非压抑者更为薄弱,特别是与情绪有关的记忆网络似乎被阻断了。看来,后天的经验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的大脑功能,让人难以体验到某些情感。

 


情感本来是一种需要受挫的信号,当一个人与情感的距离变远之后,意味着一个人离自身的需要变得远了。同时,情绪的生理反应因为没有体验和表达而失去缓解的机会,久而久之,生理上的反应就容易堆积起来,为一些生理症状的形成贡献了力量。

 

临床上发现一些被焦虑及抑郁情绪困扰的人,看上去他们有着非常强烈的情绪,但其实他们的情感体验是受限的。比如,失恋后抑郁的人,往往难以体验到对于抛弃者的愤怒与攻击的情感;被惊恐发作所困扰的人,往往难以体验到针对某一对象的某种情感(往往跟愤怒有关)。抑郁者将那些无法体验的愤怒指向了自己;焦虑者以焦虑来避免觉察那些不允许被体验的情感。由此可以看出,受限的情感体验也许会让情感以一种剧烈的方式得到呈现。

 


当咨询师询问你的感受是什么时,情感体验受阻的来访者会一脸茫然,有些会人会愤怒地回击道:你为什么要问我这个问题!,或者斩钉截铁地:我觉得谈这些没有意义!咨询师关于情感的提问,扰动了这些来访者习惯性的情感隔离的防御,难怪他们要去愤怒来自保了。

 

在人成长经历中,导致人形成情感体验受阻的情况主要有:

 

1、缺少情感回应的环境。

充分的情感回应对于情感体验的发展是有帮助的。在婴幼儿期,孩子的情感没有得到及时而有效的回应时(比如,当孩子表露某种情绪时,家长却一脸茫然,或无动于衷),孩子就缺乏了一种区分情感的能力。这些人往往会有模糊的感受,但无法分化地感知各种情绪。他们所掌握的情绪词汇特别少,一般只会用郁闷不舒服难受等词汇来描述情感。有些人会以生理上的不适来某些表露情感,主观上却体验不到。

 

2、习惯性屏蔽脆弱情感的家庭。

以前曾经遇到一个人,其父其母,包括他自己,均是很幽默的人,在聚会的场合,往往是笑话连片。在家里时,也经常是彼此互开玩笑,很能找到笑点。有一次他在父母面前提到内心的痛苦,试图跟父母做一次情感交流,父母则相当紧张,以为他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。也许正因为无法觉察与表达负面情感,他们三个人中的两人都曾得过抑郁症,另一个正被焦虑症所困扰。

 

3、情绪表达过度的父母。

有些家庭里会有一个情绪容易冲动,动不动对孩子大吼大叫的家长,这些自以为是的家长会让孩子特别讨厌,于是,孩子形成了对情绪过度的家长的反向认同,显得过于克制和理性。

 

4、不尊重孩子情感的家长。

有些家长缺乏共情能力,他们不能体谅与尊重孩子的感受,以爱的名义强势控制孩子,只允许孩子按他们的设想来发展,打压孩子自主的行为和感受。久而久之,这些孩子可能只得放弃自己的需要和感受,成为旁人心目中的没有脾气的乖孩子。


除了对情感体验以外,我们还需要适度地表达情感。每一次情感的表达,既能缓解内在不舒服的生理反应,又是一种真正的情感沟通,这些沟通能够消解关系中的矛盾,增加彼此之间的亲密感。


心理咨询过程中,有些来访者在表露一些痛苦往事时会体验到“放电”的感觉,便是因为情感表达之后,生理反应缓解的结果。在出现了矛盾的伴侣关系中,当有过一定程度的沟通后,亲密感就会马上增加。


 

情感丰富并能以合适的方式表达的人,是非常有人格魅力的。《三国演义》中的刘备能够让武力超群的关羽、张飞,让智慧的诸葛亮为其兢兢业业的效劳,有人说他能隐忍,有人说他有大志,从心理层面上来说,刘备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体验和合理地表达情感: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,在遇到困难时,能在众人面前大哭,而且哭得又是那么地合时宜,佩服!

 

其实,要成为伟大的政治家,除了抱负、精力、信仰、毅力之外,还需要对身边的人有深厚的感情,并能够以适当的方式去表露这种感情。真诚又艺术化地表露情感,是一种难得的境界。

 

在电影《血战湘江》中有一幕设计的特别好,颇能反映伟大政治家毛泽东独特的人格魅力。


过了湘江之后,红军损失了大半。一位父亲和他的三个儿子在湘江战役中都战死了,只剩下了还没有参加红军的最小的儿子。毛泽东拿出一套军服,是已经牺牲的老父亲为他的小儿子准备的(小儿子也想当红军)。悲伤的毛泽东把军服放在了会议桌的中央,动情地为大家讲了这套军服的来龙去脉,并表示等开完会后,他将亲自给小儿子穿上,让他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。


看到这一幕,我不竟深深的折服,折服于毛泽东的情谊,折服于他情感表露的方式。一个能够以这种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的方式来表露情感的人,怎么不会让周围人心服口服呢?

 

因此,我们需要学会与情感和谐相处,把情感作为你的朋友,作为接近自己的机会。在生活中,当自己有了感受时,不妨能够停下来,去体验一下它,跟它待一会,然后去理解这种感受产生的原因。同时,我们需要学会表露情感,每次建设性地情感表露的时刻,都会让你与自己及他人更加地接近,也会让你充满着魅力!!


套用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句话:有爱就要说出来。祝大家新年快乐!狗年吉祥!

 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